健康小屋应有“体检”功能,更应具备“干预指导”
3.1健康小屋不仅应有“体检”功能,更应具备“干预指导”
健康小屋的功能
通过对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主管人员和社区公卫医师进行访谈发现,他们认为依托健康小屋,居民能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健康指标及动态变化,对于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健康小屋的功能定位亟待清晰明确,其本身应有的价值还远远没有凸显出来,还有待深入开发∞j。社区健康小屋与公司化的“体检小屋”有本质的差别,是肩负着具有一定公共卫生职能的健康小屋,是卫生行政部门期望控制慢性病,解决居民不良的生活方式而提出来的,是将传统的“医生管理病人”模式转变成“医患结合、病人自助和主动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在功能上不仅仅是“体检小屋”,还应该在慢病干预,疾病指导上发挥功能、实现价值。
3.2配备适宜的服务人员和器械等资源
调查发现,健康小屋缺乏具有资质的全科医生长期进行健康指导与干预,器械配置不齐全。小屋应该配置具有独特的态度、技能和知识的全科医生,或培训有意向的退休医生,使其具有资格向居民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卫生服务,融入“中医治未病”理念,促进防治结合,与健康管理、公共卫生服务进行整合,促使居民及时在医生的建议之下,进行有效的调理。例如,哈尔滨香坊区在110个街道社区建立起能开展中医咨询、“治未病”的健康小屋,由中医师运用中医高科技产品为居民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按辨识调理报告给予养生保健指导。8j。
另外,健康小屋内不仅应该配有检测设备,还应配有干预指导设备。开展以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干预,传等H1o研究表明,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后,次均门诊费、次均住院费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傅炽良"1的研究也获得同样的结果。但从我们监测的结果来看,三家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后,2012年11~2013年4月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未达到政策设计者期望的结果,现行的药品零差率政策并没有使患者的医药费用降下来。
监测结果显示:三家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和次均住院费用药占比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体上来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控制药品费用的角度来看,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取得一定的积极效果。然而,采用“药占比”是否下降来衡量政策的效果是片面的,为了控制药占比,可能导致供方提高大检查以拉低药占比,从而使看病更贵,单纯通过药占比来控制医药费用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县级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必须有合理的补偿机制相配套。健康小屋通过政府财政出一点、医疗保险分担一点、药事服务收费补一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一点,建立县级公立医疗机构主动合理控制药品费用的长效机制。